惜卿倒是不知道垦荒竟是这么复杂的一回事。

    她小学时倒是学过一篇关于开荒的语文课,可是那时候的农业技术肯定比现在要发达,所以也不具备太大的参考性。

    不过好在这位炊事兵也说了,这几年他家的田地是越来越肥,种出来的粮食也是一年比一年多,甚至在前几年,他们还用这些攒下来的粮食雇人来翻修了屋子。

    这日子总体上过的还是挺不错的。

    说着说着,他又感叹起他爹挣下来的这个军户,按照一般情况来说,他们这些军户是要向自己的直属上司交粮的,可是这景袤将军从来就没提过这件事。

    当初安顿下他们这些士兵后,他还在洛阳呆了三年,后来又去了恒州,一呆便是十六年,好不容易带着儿子又回来了,据说景老将军那次回来还特意见了几个曾经的部下,只可惜这里面并不包括他爹。

    再后来便听到了景袤将军逝世的消息,只觉得世事无常。

    他们所居住的村,乃至周围居住的几个村,甚至是城外和司州内其他各郡中,都有景袤将军曾经的部下,因此从七年前知道了老将军逝世的消息后,每年到了祭祀的日子,他们这些人都会自发到河边为他烧纸祭奠。

    惜卿听着也有些感动,在大胤这个封建时代,普通老百姓其实特别容易满足,对他们而言,能够吃饱饭活下去,就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

    若是自己能有几亩田,还能有家有儿女,那更是一般人都不敢奢望的事情。

    惜卿虽然对结婚生子这些事算不上热忱,但这并不代表她是一个不婚主义者,主要是她还跨不过自己心里那道坎,认为自己一个十四的小姑娘,操心结婚的事还太早。

    但是这大胤的其他普通人,却早已把结婚生子看作是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头等大事。

    刚开始时惜卿还不太能够接受,后来她想明白了,这时候的普通人大都是农民,多个孩子也能多个种地的帮手。

    而且这时候又没有强制性九年义务教育的说法,孩子生下来也不用上学,养到断奶基本上就可以开始等着他下地干活了。

    如果生的是女儿,那也少不了她的活计——织布,因为每年要缴的赋税,除了粮食,还有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