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总统在看到这份《计划书》的时候,就完全相信了埃里克在最后与他进行的那次秘密谈话中所说的一段话:“总统先生,当他们看到我退出的时候,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叫一个高价,你也可以趁此机会看清楚国内某些人、某些势力的真实面目,今天我想向你解释一个华夏成语的意思,这个成语是“尾大不掉”……”

    说实话,在听谭振华讲述的时候,哈克总统还是有些将信将疑,那个在他面前一向表现得温文尔雅、见识卓著,被他倚重为巴铁最重要经济顾问的老先生会是那样的人吗?可他没想到,事情的发展,远比谭振华预言的更为恶劣!

    当谭振华公开拜访完各位实权人物,就此结束了在巴铁的行程,除开发表了一通无关痛痒的讲话然后一无所获地离开并进行了事实上的撤离行动之后,有些人的表演就开始了。

    先是提交了一份在哈克总统看来简直是“卖国”的《瓜达尔港开发项目计划书》,接着,就是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攻势,有公众媒体上连

    篇累牍的带有倾向性的报道,更有数不清的各级官员通过各种途径向他明示或者暗示了尽快推动该《计划书》签署并实施的意见,出发点当然都是大义凛然的——毕竟开发瓜达尔港这个项目,谁都可以说出一大堆对巴铁有利的理由来。

    不过,哈克总统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既然他已经答应了谭振华给他一定的时间,这份《计划书》的内容又实在让他觉得难以接受,便自然而然地采用了谭振华对他的另一项建议——拖。

    所以,在他的刻意控制下,从夏到秋,尽管被各路媒体炒作得沸反盈天,巴铁国家政府却一直未对瓜达尔港的开发做任何正式表态。

    这种形势,显然让某些人着急了。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在某次号称“全米国最了解谭振华的人”,那位康多莉扎﹒莱斯博士与她的老师,共和党智囊之一,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关于这件事的讨论分析吧?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不管谭振华打算做什么、采取什么措施,推动这份《计划书》的尽快签署和实施,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佳手段,只要项目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那么届时,不管谭振华打算如何做,都已经晚了。

    道理是没错,措施也很正确,但别忘了,再好的计划,也是由人来实施的。

    具体到这个项目上来,实施者无非也就是两方——其一是作为项目的竞标方出现的“Uncal-PSA联合体”,其二自然是作为“带路党”存在的谢里夫家族。

    米国人么,大家都知道的,颐气指使惯了的,在他们的字典里哪有“温良恭俭让”这类字眼啊?甭管看上了什么、要做什么事,根本不给人讨价还价的余地,跟班们乖乖按米大爷的指示执行才是本分,把米大爷舔爽了自然会赏你点好处,不然的话,哼哼!

    于是,艾克塔特﹒谢里夫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而心理学上说,压力太大就会使某些人思维混乱、举止失措、进退失据、行动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