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倒是不怕唐毅,可是他信奉一条铁律。那就是欺负老别欺负小。他还不到六十岁,而严嵩已经八十了。就算我得罪你又如何,大不了丢官罢职,过个五年十年,爷又爬起来了,那时候你就在盒里了!

    可唐毅却不一样,这小子还不到二十岁,就算把自己熬死了,人家还有大把的时间挥霍,总不能给子孙后代找麻烦不是。

    想到了这里。杨博的语气和缓下来。

    “老夫想提的两个要求,都是和开海有关系的,一个是能让晋商四大钱庄加入官银号,再有要支持我们在东南开设作坊。招募织工,你意下如何?”不知不觉间,杨博换了商量的口吻。

    唐毅一听,暗暗点头,果然不愧是晋商领袖,眼光是真准。开海带来最大的两块肥肉就是金融和纺织,晋商都想咬一口。

    沉吟了一会儿,唐毅仰起头,呵呵一笑:“虞坡公,晚生斗胆,想要和您探讨一番生意,不知道您老可愿意吗?”

    杨博爽朗一笑,赞叹道:“老夫早就听学甫、子维他们说,唐行之点石成金,本事高强,老夫倒是愿意听听你的高见。”

    “虞坡公,那晚生就班门弄斧一次,有什么不对的,您老多多赐教。”唐毅说了两句客气话,转而严肃说道:“经商的核心是什么,简言之就是优化配置。譬如农村的粮食多,城里的工匠多,农民就把自己的粮食送到城中,换取锅碗瓢盆等家具。再比如东南的丝绸多,西洋的金银多,他们就拿着金银来购买丝绸。从价格低的地方,贩运到价格高的地方,中间的差价就是利润,虞坡公以为然否?”

    杨博点点头,“浅显易懂,说得很好,可貌似这和老夫的要求没关系啊?”

    “扬长避短吗,晋商的优势不在纺织,哪怕我竭尽全力帮忙,要是不懂种桑养蚕,缫丝纺线,印染上色这一套工艺,不但赚不到钱,还会被同行挤垮,损失惨重。”

    杨博把眉头一皱,“唐毅,你说的或许有些道理,可是你别忘了,凭着我们的势力,只要经营些年月,早晚会弄清楚的。”

    “晋商的本事我是清楚的。”唐毅笑道:“只是晚生以为不用这么费力气,有更好赚的钱等着呢。”

    杨博根本不信,哂笑道:“试问如今的大明,还有比海贸更好赚的生意吗?”

    “当然有,虞坡公,您老想过没有,开海之后,还会有什么举动?”

    杨博微微沉吟,突然瞪大了眼睛,“莫非还要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