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半是威胁半是劝诫的做法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在陈东这位太学生的领军人物选择走向理想道路的情况下更突显了大梁新政的美好蓝图。
在太学生们做出表态之后,杜昱十分满意的离开,临行之前还特意吩咐看守太学院的兵丁送来更多的物资保证太学生的生活,算是对他们的一个小小的优待。
不要以为处理完太学生杜昱就能轻松一会儿,实际上这些天他的事情多如牛毛,要不是送燕都抽调了不少人手帮着做事恐怕他连这点时间都没有。
最让他感到头疼的就是大宋朝遗留下来的那些遗老遗少,大宋皇族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处理,既然选择开恩不杀赵氏,将他们圈禁起来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但原本的那些大宋勋贵却很难处理,像什么曹家、高家、王家、韩家、杨家等等从大宋立国就地位显赫的豪门世家。
说坏事吧还真没做的太多,大宋毕竟是文官当道的朝廷,对那些勋贵看得比较死就怕他们得到太大的实权,没实权又被盯得比较死作奸犯科之人屈指可数,杜昱反倒不好找理由收拾他们。
可要说留着他们吧,却又不大符合大梁的利益。不管怎么说大梁是一个新的国家,要是他们这些旧贵族的人依旧能锦衣玉食享受数代积累的财富也说不过去,总不能大梁的新贵还没有大宋的旧人过的日子好吧。
思来想去,杜昱决定将他们召集到一起,先看看他们对大梁是什么态度再做决定。于是一场与当初沧州城类似的‘宴会’,在大宋的皇宫内举办起来。
汴梁城的那些勋贵们心中暗暗叫苦,明知不是什么好事还得硬着头皮参加。
其实他们更希望梁王不要将眼光放在他们身上,最好是将他们当做透明的空气视而不见才好。
改朝换代比起皇权交接更加凶险,皇权交接站错队虽然也会家道中落,但以大宋的规矩是不会对他们下死手的,最多也就是出点血家族再边缘一些罢了。
这改天换地可最是不讲理的,换位思考若他们是大梁的人怕不是早就按捺不住将汴梁城中的大户人家抢掠一空。
积累财富最快的手段可不是什么暴利的生意,抢其实来得更快。而且他们这些前朝遗老遗少就是最佳的劫掠对象,不管怎么说大梁军队至少在明面上占着‘大义’呢。
这些天汴梁城中的种种变化他们也看在眼里,从侧面也探听到了一些消息,知道皇族赵氏已经被梁王用某种手段送到了北地燕都。
他们担心的就是自己家族的安危,为此特没少努力。只不过与大梁有些关系的张家闭门谢客,他们也无路可走罢了。
在太学生们做出表态之后,杜昱十分满意的离开,临行之前还特意吩咐看守太学院的兵丁送来更多的物资保证太学生的生活,算是对他们的一个小小的优待。
不要以为处理完太学生杜昱就能轻松一会儿,实际上这些天他的事情多如牛毛,要不是送燕都抽调了不少人手帮着做事恐怕他连这点时间都没有。
最让他感到头疼的就是大宋朝遗留下来的那些遗老遗少,大宋皇族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处理,既然选择开恩不杀赵氏,将他们圈禁起来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但原本的那些大宋勋贵却很难处理,像什么曹家、高家、王家、韩家、杨家等等从大宋立国就地位显赫的豪门世家。
说坏事吧还真没做的太多,大宋毕竟是文官当道的朝廷,对那些勋贵看得比较死就怕他们得到太大的实权,没实权又被盯得比较死作奸犯科之人屈指可数,杜昱反倒不好找理由收拾他们。
可要说留着他们吧,却又不大符合大梁的利益。不管怎么说大梁是一个新的国家,要是他们这些旧贵族的人依旧能锦衣玉食享受数代积累的财富也说不过去,总不能大梁的新贵还没有大宋的旧人过的日子好吧。
思来想去,杜昱决定将他们召集到一起,先看看他们对大梁是什么态度再做决定。于是一场与当初沧州城类似的‘宴会’,在大宋的皇宫内举办起来。
汴梁城的那些勋贵们心中暗暗叫苦,明知不是什么好事还得硬着头皮参加。
其实他们更希望梁王不要将眼光放在他们身上,最好是将他们当做透明的空气视而不见才好。
改朝换代比起皇权交接更加凶险,皇权交接站错队虽然也会家道中落,但以大宋的规矩是不会对他们下死手的,最多也就是出点血家族再边缘一些罢了。
这改天换地可最是不讲理的,换位思考若他们是大梁的人怕不是早就按捺不住将汴梁城中的大户人家抢掠一空。
积累财富最快的手段可不是什么暴利的生意,抢其实来得更快。而且他们这些前朝遗老遗少就是最佳的劫掠对象,不管怎么说大梁军队至少在明面上占着‘大义’呢。
这些天汴梁城中的种种变化他们也看在眼里,从侧面也探听到了一些消息,知道皇族赵氏已经被梁王用某种手段送到了北地燕都。
他们担心的就是自己家族的安危,为此特没少努力。只不过与大梁有些关系的张家闭门谢客,他们也无路可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