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天的,在南京金霸天一直是保持早睡晚起的好习惯的,只是这习惯让外面的大喇叭广播给破坏了。又是那女的,用慢语速的普通话(现在普通话普及的不好说快了一大票人会表示听不懂的)不带感情的将国府将在今年开始免除田税的决定说出来。

    当然,还要说明这是政府为抗战,为千秋,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话说,要让这些人挥刀自宫那还真是蛮痛苦的,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税款以另一种形式转入政府的钱袋子中。

    南京的市民倒还没什么,这里的人大部分是工人,小商人,学生,教师等,他们的亲人或许有农民,但是他们住在这城里已经和土地没直接联系了。

    随着报纸和广播在各地的流转,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这个土地上的人开始慌了,免田税这事是真是假?以后平价购粮能不能落实下来?最重要的是,能不能落实到自家,都成了人们关心的焦点。各路人马凡是有能量的纷纷向南京求证。

    校长不得不又一次通电全国,将这个消息彻底散布开。真正担心的是那些在各地割据的军阀,稍加了解就会明白这免除田税是自尧舜以来几千年从未有过的德政,这一下就把人心都拉走了。谁不希望自己手中的钱粮多一点呢,农民生活富足了,自然会追求更多的,例如,将孩子送进学堂或私塾让孩子识字。

    虽然前线还在战斗,但是焦点已经不在山西或陕西了。秋收在即,大家正要看看这政策是不是能落实下去,至少广播中说的中央区是没问题的,也就是中央现在控制的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直隶,察哈尔,热河,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山东,河南,陕西(国统区一部)大约就是整个国家的中东部地区,再远了,不好意思,那里的政务中央还插不上手的,所以第一期只有这十三四个省份。

    不过这十三四个省份也是国府的精华,国家大半的人口田地,工厂,企业,工矿财税都出在这些省份中。

    秋收将至,无数双眼睛盯着,下面的人盯着税吏,税吏流着眼泪离开自己的家乡去海州报道组建税警第二总团。逾期不到者,以逃兵罪论处,换句话说只要人活着你就得赶来受训不然7.92花生米伺候。

    上面也在盯着,看谁这时候敢出来炸刺,根据二十四史上几千年的经验总结每一样新政总要有几颗甚至更多的人头落地才能顺利的推行下去。

    最忙的要数中统和军统布置下去的人,他们除了要监视下面还要互相监视每县要是有三个军统的人就一定有三个中统得人,两个情报部门的功能有些重叠,恩怨也是极多的,但都不介意用对方的项上人头给自己换个好前程。

    在这个世界传说中的中央国度,世界中央国度的天空下,由南而北各地开始秋收。农民们小心翼翼的将粮食收回家中,然后开始等待。胆子小的地主在三令五申下,收了佃户两成粮食作为租金。各地政府从南京的拨款中收购今年的粮食,中统和军统的人互相盯着大眼瞪小眼,看谁先拿住今年田税第一案,幸运的是总有些心怀侥幸的。

    连续七天,关于田税的事各地连续判了四百多件案子,其中一个试图贿赂军统人员的一个土财主被判了死刑,在广州城结案后吃了花生米。剩下的大部分交了罚金,也有不肯破财的,被送去各地的监狱吃牢饭做苦役。

    各省开始秋收后,多多少少都出了些案子。真正的阻力是来自山东,对国府这个命令山东的大家族似乎不是那么买账,曲阜连续出了几起强收高额租子的事件——当地的县长是姓孔的,这些案子中统军统都报上去了,可是一个没判一个没抓,倒是去军统中统那里告状的佃户们被打了一顿,这一下影响就很坏了。

    山东鲁国自从出了孔子这位圣人后,山东孔家,孟家,颜家在几千年中那一直是混得风生水起,每一代家主都是一边念着“子曰圣人云”一边将土地买回家中。两千年下来,孔家,孟家,颜家等已经成为了山东最大的地主和商户。前段时间调去军事委员会养老的山东省省长韩复榘就是在山东执政期间得罪了人,被黑的一塌糊涂,将张宗昌的劣迹一股脑的栽到他头上,各处以讹传讹韩复榘的名声就不是那么好了。

    好在校长对山东的问题也早有了解,手牌也准备好了,那就是调孔祥熙去山东当山东省省长。孔祥熙是孔子七十五代孙但又不是从山东长大的孔家后人,俗话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孔字,孔家等人对这个孔子七十五代孙这个面子总是要给一点吧。实在不给面子,那校长只好让花生米去解决面子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