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左弗的描绘,若是有很多人能掌握这些知识,那么百姓就不容易挨饿了。

    让百姓吃饱穿暖是一个读书人最圣神的向往,林立虽熄了行举业的心思,可这种理想却从未熄灭,当今日看到这个油印机后,他立刻就狂热了。

    “常州日报?大人是要将这邸报推向天下人?”

    左弗点头,“不错。朝廷的叫邸报,面向民间的叫报纸。每次写告示都显太正式了,百姓也有权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所以我就想着弄一个邸报一样的东西,也好让百姓知道前线战况如何,今天各地收成如何。

    除此之外,还可在上面编写话本,采用一刊一篇的方法,若有人愿投稿,过稿我等也能给稿费。再写点城里的民生百态,甚至是衙门所授案情,如此既能让小民懂法,还能令其增广见闻,岂不是绝妙之事?”

    一群人细细一琢磨,觉着是这个理。

    “大人说的是,的确得让百姓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不然以讹传讹,反易弄巧成拙。”

    林立点着头,“往日学生想读邸报,还得通人事,若是遇人刁难,少不得也得花上点钱,才能读到邸报。”

    他顿了顿又继续道“学生家中虽不是大富大贵,可也算中等人家,祖父,父亲皆是读书人,人脉见闻已比一般人广博,可若要了解时讯,尚艰难啊!”

    “就是,就是。”

    另外几个文书也点头,“士铭(林立表字)兄尚且艰难,更不要提我等了。”

    “你们几个尚且还好,像我这等寒门子弟才是辛苦哦。”

    一个面容清癯,年约二十三四的青年摇头苦笑,“我五岁启蒙,手里经过的文字除了那考卷就没不是手写的,所有的书都是我抄的,至于邸报?见都没见过几回,不要说点评时事了。”

    “文博,莫要哀叹。”

    左弗笑了起来,“我将你们召来就是想让你们来做这事,这刻板本可以让工匠们做,但工匠们虽认字,可字写得却不怎么好。咱们这常州日报是打着官府名义出的,既是官府所出,必得有朝廷威严所在,所以这刻板的事还是得请诸文曲星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