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人丢到国外去了,还好意思蹦跶,实在听不下去,不知所谓。但拜托秦放歌,请你不要再起黄河长江这样的名字!也不要代表我们中国人好不好!”

    “吹得那么天花乱坠,我怎么听着跟街头音乐差不多……”

    “华夏音乐学院的教授当然捧他臭脚帮他说好话,权威什么的本来就是用来打倒的!反正我是没听出个所以然来,他们还能代表我不成?”

    对于网络上的这些喷子,现在秦放歌的粉丝都懒得去理会了,打了那么多次脸完全不长记性的,而且,根本没一点欣赏古典音乐的常识,完全没办法沟通,也根本说服不了。也不知道是别人请的水军,还是单纯的比较智障,蠢倒要靠这个来表现自我“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形象……

    秦放歌的忠实粉丝们也更愿意发表积极正面的东西,即便最初对古典音乐一窍不通的普通人,现在也都基本入了门,更别提那些本就学音乐的。

    粉丝们继续在秦放歌论坛里,也对这首《黄河》,做了比较初步的赏析,也有很多各自欣赏的感受,但无一例外的,都是对秦放歌这首作品的赞美。

    再结合电视里吴亦芬路平教授两位大牛的讲解,心急手快的粉丝还去搜索了一下什么是“黄河船夫号子”,还把找到的这些资料视频之类的,通通搬运到了论坛中,效率真是杠杠的。

    在论坛里,基本就没什么黑秦放歌的言论可以存活多久,也确实有孜孜不倦专门来发帖喷秦放歌的……

    像很多黑粉嘲讽的,“脑残粉,你们家哥哥说什么都是对的,放个屁都是香的,拉出来的翔你们都要仔细分析是不是有什么宝藏!”

    对粉丝们而言,宝藏确实存在秦放歌的作品中,就看自己有没有理解和领悟到,反正,里面肯定有东西,有深意就对了。

    特别他敢起《黄河》这样的名字,就更能说明问题。

    在他们眼里,秦放歌其实是一个特别谨慎的人,对艺术对自己的作品,更是有着近乎变态的追求,段然是不会允许有什么特别大瑕疵存在的。

    这首黄河的质量本就是特别高的,中国人听起来也更容易代入,哪怕之前并不懂也不知道什么船夫号子的粉丝来说,也是一样,音乐够精彩意境够宏大,甚至,有的音乐作品思想感情比较晦涩难懂,大家同样是拍手叫好的。

    黄河这样有标题的音乐,其实是更加容易理解的,围绕黄河这个主题就对了!要这还欣赏不来的话,还是趁早了断的好……

    他的第二首,也是今天交响音乐会的最后一首返场曲,是献给捷克人民的礼物,以他们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