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送走了彭莹莹后,霍光明继续拟任用名单,下午和昨天一样,到了长州私访,长州的行政事务管理局的局长是何超群的弟弟何家民,把财产充了公以后,虽然没有了以前的富贵,但他对新制度也非常赞同,实实在在的贯彻执行新制度,也经常到城外查看制度实行的实际情况。

    范宗瑞和霍光明在做买卖时结识,霍光明也安排他去县城的行政事务科当了科长,他儿子范雷,也在行政事务科做事。

    还有像朱杉槐、孟掌柜都在行政事务管理局做事,甚至以前的很多伙计,都在参与行政事务工作,有个别能力强的,已经是行政事务科的科长,他们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小伙计,也可以参与政事,感觉自己很幸运,当年能成为霍光明铺子里的伙计。

    霍光明刚打下城池那会,一时没有人手可用,当然会想到用相对熟悉的伙计,作为基层的管理人员。

    在村庄上,原来的农民,多数人还是从事农业生产,地多的村庄,从少地的村子搬迁人口,大致有一个人均种植面积,收获的粮食也不会搬来搬去,每一个村都建有一个粮仓,村庄上的口粮都会留在村子,专人看管、分配;多余的粮食交到镇子、县城、州城。

    农民的津贴会在领取的时候扣除粮食、和其它农产品,因为他们吃的大部分都是领取的,扣除后一个月大概领取100到150块钱,用于兑换其他生活用品。

    霍光明到了一些村子里,问村民吃的怎么样,领了多少块钱,村民都说道:“够吃够用了”,这是一些以前有地的农民,以前贫民的反映,就更加正面,因为他们以前吃都吃不饱,不要说其它的,这时的社会,成了相对贫富均衡的状态,当然,也是有些区别的,因为有等级,但这种等级是合理的等级,每个人为这个社会做的贡献不一样,理应有一个分配上的补偿,不然,你只是种种地,人家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分配的物质是一样的,那就成了不公平,分配上绝对需要有区别,才能体现你在为这个社会所做的贡献大小,霍光明自己也不过是200块一天,难道他的贡献只比一个农民大20倍吗?不是,而是大无数倍。

    霍光明又问了在分配中有没有徇私的人,多数人的回答是没有,也有个别的人反映挟私报复,就因为以前关系不好,分配的东西总是比别人家的差。

    霍光明也没有去处理那个人,这种微小的事在各地普遍,自己处理一个才一个,他只是在想,在百姓中应该设立一个监督的体制,这种体制是监察部门和仲裁委员会的延伸,一个广泛反映存在的问题,一个处理问题。

    霍光明想了想,这种制度因该取什么样的称谓好,他一时没有想好,就继续在长州私访,在长州城中,他向百姓和底层行政人员询问,他们对州里几个主要管理人员的评价。

    有的百姓因为是评价主要的管理人员,他们都有一些顾虑,这相当于评价当初的官员一样,搞不好有一些麻烦。

    霍光明让他们心里不要有顾虑,大胆的评价,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要实事求是,不过,大部分人也没什么可顾虑的,因为都是正评价,少数百姓是自己的私欲得不到满足,才会有一些怨言,个别甚至是夸大其词的污蔑。

    霍光明回到宫中,开始琢磨监督制度的制定,他先把制度细节化,这个制度的细节是:在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城的人民中,以及在各行政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中的底层事务员中,在这些人民中选出成比例的监督员,所有人都是随机选定的,每年都调换,大多数人都有机会轮到;他们的职责就是把不合理,不合制度的事项反映到职能部门,同等职能部门不受理,可以越级反映,甚至直接反映到霍光明这里,起到反映更多问题的作用,杜绝历代的官官相互。

    当然,监督员自身首先要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如果发现监督员自己心术不正,立即撤换。

    监督员不是一个专职,还需要做其它工作,它的权利是可以监督所有人,包括霍光明自己,他们有一定的查询权,仅限所查事件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