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我一阵心虚,看来臻夫人是全心全意为赵国考量的了,不然怎么能一眼就看出这其中的关系利害来。

    那她为何要将这些剖析与我听,方才不是还有所顾虑的么?

    她意味深长道,“说实话,若清华留下来,长秋定不肯答应这门亲事。所以,我助你出宫,也有我的私心,再者长痛不如短痛,左右对长秋来说,不是坏事。”

    她这几句话堪称苦口婆心。

    虽如此,我仍感激道,“清华明白。夫人尽管放心,我若出得去,必定和长秋再无瓜葛,免去他后顾之忧。”

    臻夫人终于露出颇欣慰的微笑。

    “夫人,您既然一早便不想要我留下,那方才为何还替长秋当说客?”

    我忽然想起来,便问道。

    臻夫人便道,“我只知长秋喜欢你,却不知你喜不喜欢他。若是你喜欢他,我便不会做棒打鸳鸯的事。可如果你不喜欢他,我便不能让你误了他的前程。若没有得到你全心全意的爱,长秋的牺牲便是不值当的,他应该去追求属于他的机会。”

    所有人都知道,和东秦联姻,是赵国翻身的好时机。

    “夫人通透豁达,清华佩服。”

    三日后,听着号角和鼓声,我兑现了自己对长秋的承诺,登上了陆离台,俯首一望,整个王城尽收眼底。

    就在不远处,我从未有过地专心,一心一意看着他他一步一步登上受禅天坛。

    这个绛衣红袍的少年,身上散着同阳光一样的光芒,那样气派,那样自信。

    他停下脚步,回过头来,朝陆离台的方向望了一眼,我轻轻向他挥手,微笑。我想,他值得每个人去赞美,和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