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他官袍上绣着的仙鹤,在脑海中将北诏的一品文官过滤了一番之后,南宫无言得知了眼前这人的身份。北诏太师,唐淮。

    当今成三足鼎立之势的国家中,北诏是唯一一个设立太师的,为的就是分掉丞相手中的权力,这也算是一种谋权制衡之策,而这位以帝师为名做了北诏太师的唐淮,自然就是沈君兮的人了。

    南宫无言弯了弯唇,“北诏太师说笑了。”听闻唐淮此人在北诏先帝和先皇后在世的时候就一直身处宫中,是现今北诏帝的教习先生,后又因小皇帝年幼,便一直没有离宫设府,是少有的常住宫中的大臣。

    说起来,这北诏的后宫当真热闹,太师和摄政王,都住在这里。南宫无言眉眼温和,心中已然百转千回。

    唐淮略一颔首,然后貌似十分疑惑的问道“前些日子本官听礼部的尚书苏大人说太子的车架方才掠过北诏边境,怎的太子如今就在这了,莫不是太子的脚程比轿撵还要快些?”

    南宫无言唇边笑意一淡,此人果然是,来者不善。他状似十分宠溺的看了一眼穆雪莹,道“说来也不怕太师见效,是雪莹嫌仪仗太慢,想要亲自领略一番北诏的风土人情,故而本宫弃了马同她先行,不承想半路遇到了贵国微服私访的太后和摄政王,便随着二人一同进京了。”

    南宫无言这一番话的弦外之音就是,他是北诏太后和摄政王带回来的人,也就是说,他就算是在北诏范围内私下有活动,也轮不到唐淮前来质问。

    殊不知唐淮可谓是沈君兮的左膀右臂,一切沈君兮知道的情报,唐淮又怎能不知呢?

    所谓读书人,修身治国安民平天下是也。回想起沈君兮描述的天灾下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看着眼前这个始作俑者和推波助澜的人,唐淮几乎要维持不住面上谦逊温和的笑。

    “原是如此。”然唐淮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太傅,纵然不理朝政,却也知道蛰伏伺机而动的道理,他此来,并不是为北诏百姓讨回公道的。

    沈君兮和北辰修在回朝之前便将江南势力的分化部署理了个大概,也列出了诸多颇具嫌疑的地方官员,但整治偌大的江南是一件大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激起民怨,万劫不复。

    唐淮只是想,在南宫无言这里敲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然南宫无言又岂是那般容易就暴露自己的人。唐淮此来,注定是无功而返了。

    而唐淮却也没想轻易放弃,“三国分立数年来,北诏与东楚交好,互相通婚,经商,一派繁荣之景,当真是两国百姓之幸啊。”

    南宫无言摸不透唐淮的意思,心中却已然暗暗起了警惕之心,模棱两可的笑道“太师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