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的NBA还处于内线巨无霸制霸的年代,尽管最强大的球员迈克尔是一位外线球员,但是这个年代更多的球队在选择球队核心与建队基石的时候一定是优先考虑内线球员的。

    这也是为什么NBA的选秀大会上,绝大多数的状元签都被用来选择了拥有超强身体天赋的内线球员,而无论外线球员,特别是得分后卫有多么的优秀,他们的顺位都不可能太高。

    而那些被球队用状元签选中的外线球员之中,基本上都是控球后卫,如果有人会说艾弗森不是一位典型的得分后卫吗,那我只能告诉你在这一届选秀的时候艾弗森是以控球后卫被七六人选中的,只是后来因为他的得分能力实在太过于突出了,所以才换到了得分后卫的位置上。

    其实在NBA漫长的长河之中以控卫身份被选做状元的球员真的不少,像是远古时期有大O奥斯卡罗伯特森,20世纪80年代的魔术师约翰逊。

    21世纪之后则出现了很多后卫状元,像是玫瑰罗斯,约翰沃尔,西帝西蒙斯,再到富尔茨。

    然而能够以得分后卫被选为状元的球员则几乎没有,即便是像乔丹这样的篮球之神也没有机会成为状元,只能被大梦奥拉朱旺压过一头。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得分后卫在NBA漫长历史长河之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实一直都并没有那么重要,关于这一点不能够仅仅以科比乔丹这样的超面的顶级球星作为参考。

    更多的时候得分后卫所承当的球队角色其实就是寻找空位机会出手,或者在球队的战术体系之中承当一个投手的角色。

    而球队最重要的核心与大脑当然是控球后卫,而保护篮板与完成护框任务的内线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篮球确实存在着一个规律,那就是距离篮筐越近投篮的命中率就越高。

    而且相对于投篮这种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得到较大提高或者说是对身体天赋的依赖性不太高的技术而言,内线球员所需要的身体天赋以及后卫球员所需要的球商天赋都是难以通过后天培养的,所以像是选秀这种更多看重潜力和天赋的事情中,得分后卫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比较受忽略的一部分。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得分后卫就不重要了,事实上达到科比、乔丹,亦或者是后来的勒布朗詹姆斯这样的球员,他们在球队之中所扮演的角色早就不仅仅是后卫或者锋线了,他们被称之为是锋卫摇摆人,可以在场上适应多个位置以及不同的战术体系,甚至成为战术体系之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就像是科比与乔丹取得成功所依靠的菲尔杰克逊的三角战术,就是一种十分成功的战术体系,而像后来的勒布朗詹姆斯这种则是属于自带体系,靠着个人超强的篮球智商和个人能力去营造一种新的战术体系。

    而现在的我不仅仅需要去提升面的进攻技巧,更需要做的就是走在这个时代的前沿,将三分球能力彻底的开发出来。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球队防守比后来的NBA要凶悍上许多,裁判对于外线的犯规吹罚尺度也更加的严苛,所以到了季后赛之后我必须要让自己的三分球更加的稳定与强悍。

    毕竟考虑到沙克能够在对方内线所吸引的防守力度,拥有稳定的三分球威胁才能够与沙克形成更好的配合与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