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两伍为一什,一什十人,设有什长。
前、后、左、右、中,五什为一队,一队五十人,设有队率。
左右两队为一屯,一屯百人,设有屯长。
至于多少屯为一曲则是不定的,编制少的为左右两屯组成一曲二百人,满编的则是前后左右中五屯组成一曲五百人,曲设有曲军侯,也称军侯,军侯配有副手,称为假侯。
曲之上是部,部也没有定员,编制少的是两小曲组成一部四百人,满编的则是前后左右中五大曲组成一部两千五百人,部设有佐军司马,配有副手,称假司马。
至于部之上,还有营,通常每五个部为一个营,即为一独立的作战单位。一营兵马少则两千,多则过万,由中郎将和将军统兵。不过这两者多是战时统领,平日还是由都尉或校尉掌管操练。
至于何瑾这个别部司马,品秩则同佐军司马一样,都是秩八百石。
不过,与有着固定编制的佐军司马来说,别部司马却没有编制上的限定,上面还没都尉或校尉压着,如同后世的独立团,自主性很大。
这样看来,董卓和李儒已很器重他了。
毕竟东汉作官的一般流程,得先刷声望,然后托大官儿举荐为孝廉,最后得到征辟后才能为官。
可如此麻烦的一套下来,就算你声望再高,举荐的官员面子很大,一般也只能先当个秩六百石的郎官。然后再慢慢熬资历,捞功绩一步步高升比如何瑾的兄长何咸,走的就是这等正统的路子。
可何瑾一介白身,而且根本不可能有孝廉的功名——守孝期间被强辟,能让当官就很说不过去了,还给孝廉的功名,他孝个屁啊!
但就是这样,董卓依旧给了秩八百石的官职——也就是说,老董为了让何瑾感到受器重,硬生生破坏了整个汉代选官制度!
并且,还是自主性很大的别部司马,任由他统御一部以上的兵马,足见对其亲厚与信任。
可何瑾忧虑的也正是这一点,毕竟他跟董卓只是塑料关系,看起来跟二大爷跟亲侄子一样,实际上就是相互利用。
前、后、左、右、中,五什为一队,一队五十人,设有队率。
左右两队为一屯,一屯百人,设有屯长。
至于多少屯为一曲则是不定的,编制少的为左右两屯组成一曲二百人,满编的则是前后左右中五屯组成一曲五百人,曲设有曲军侯,也称军侯,军侯配有副手,称为假侯。
曲之上是部,部也没有定员,编制少的是两小曲组成一部四百人,满编的则是前后左右中五大曲组成一部两千五百人,部设有佐军司马,配有副手,称假司马。
至于部之上,还有营,通常每五个部为一个营,即为一独立的作战单位。一营兵马少则两千,多则过万,由中郎将和将军统兵。不过这两者多是战时统领,平日还是由都尉或校尉掌管操练。
至于何瑾这个别部司马,品秩则同佐军司马一样,都是秩八百石。
不过,与有着固定编制的佐军司马来说,别部司马却没有编制上的限定,上面还没都尉或校尉压着,如同后世的独立团,自主性很大。
这样看来,董卓和李儒已很器重他了。
毕竟东汉作官的一般流程,得先刷声望,然后托大官儿举荐为孝廉,最后得到征辟后才能为官。
可如此麻烦的一套下来,就算你声望再高,举荐的官员面子很大,一般也只能先当个秩六百石的郎官。然后再慢慢熬资历,捞功绩一步步高升比如何瑾的兄长何咸,走的就是这等正统的路子。
可何瑾一介白身,而且根本不可能有孝廉的功名——守孝期间被强辟,能让当官就很说不过去了,还给孝廉的功名,他孝个屁啊!
但就是这样,董卓依旧给了秩八百石的官职——也就是说,老董为了让何瑾感到受器重,硬生生破坏了整个汉代选官制度!
并且,还是自主性很大的别部司马,任由他统御一部以上的兵马,足见对其亲厚与信任。
可何瑾忧虑的也正是这一点,毕竟他跟董卓只是塑料关系,看起来跟二大爷跟亲侄子一样,实际上就是相互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