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虽然此时顶住河洛、京西之敌施加的压力,但同样面临太多的困难急需克服。

    简单的说,就是缺人缺地缺钱粮。

    首先是钱粮。

    汝阳失陷,楚山为了兼管汝州防线,将每一滴能压榨的军事潜力都进行动员,人马规模最高达到十万(三万左右军、五万蔡州州兵、两万汝州州兵),所投入的军资粮秣高得快令史轸崩溃。

    战后清点,军资粮秣消耗最高的一个月,军饷、战械兵甲以及伤亡抚恤,折合钱数高达六十余万贯、军粮及各类肉食折米九万石以及不计其数的牛马饲料。

    随着局势趋缓,楚山在三条防御方向上的常备兵马缩减到六万人众(三万战兵、三万守兵),但全年军资消耗预计将高达钱数四百万贯、军粮五十万石以及不计其数的牛马饲料。

    朝廷拔付仅能覆盖一半。

    楚山现在能从各个犄角旮旯筹措军资,弥补不足,还能有余力组织军民修造堰堤、桥梁,开垦坡田谷地,建造囤寨,扩大巡检司(乡司)编制,主要还是依赖于对伏牛山及箕山大姓宗族的盘查、清算。

    前期也恰恰是征没大姓宗族侵占的荒山滩地以及逃亡士绅及民户的田宅,作为抚恤与功赏分配给将卒,极大程度上折抵楚山现银的支出。

    要不然楚山所储备的钱粮,都不足以支撑汛季的来临。

    不过,伏牛山、箕山以及汝州盆地的大姓宗族能给压榨的潜力也是有限的。

    在田亩丈量、荒山滩地清理等相关工作相继完成之后,这方面的压榨潜力就将告罄。

    另一方面就是缺地。

    楚山辖管蔡汝两州,但最为精华的汝水沿岸,成为敌我缓冲区,难以利用起来耕种。

    除此之外,楚山所辖地域山多田少,伏牛山、箕山进行大规模整治、开发,即便能多三四十万亩山田坡地,也容纳不了多少民户,增加不了多少粮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