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博走到书案旁坐下,对冰儿道:“你叫冰儿,姓什么?”冰儿道:“回公子,我姓赢,嬴冰儿。”苏子博道:“现在已过了用膳时间,你先去休息吧,明日再来收拾。”冰儿道了声好,问道:“公子还要再看会儿书吗?您正看的几本在右手边,其他先收回架上了。”
苏子博看了看手边的书,道:“你才到我府中,怎知这几本是我正看的?”冰儿回道:“最上面那本,公子翻开未曾合上,我在那页夹了落花瓣。其他几本有做过标记的,想来正在翻阅。如公子还想看些别的,我帮你取来。”
苏子博向书架看去,问道:“架上那些标记是你所添吗?是作何用处?”“公子的书卷数量丰富,找起来也需花些功夫。我稍做了分类,如圣人贤书在这里,历史传记在这里,诗词曲赋在这里……”冰儿走动着,一一介绍。
苏子博道:“这么多书,若没有看过,你怎知该放于哪里?”冰儿道:“公子藏书汗牛充栋,我所读过的不多。但有看过或知道些的,就放到合适地方,没看过的,翻下大概先按理解的放。如有放错的,还请公子指点。”
早上初遇,苏子博觉得冰儿平淡无奇,除了那双让他似曾相似的眼睛。但几句对话下来,倒让他觉得有些特别,便问道:“你都读过些什么书?”冰儿正要回答,肚子咕噜一声先替她叫了饿,她才想起几乎一日没吃东西。苏子博道:“你先去用膳吧,明日再说不迟。”
早已过了晚膳时间,孟婆婆特意嘱人帮她留了一份,菜肴虽不多,但搭配讲究,可见苏府对下人不薄。孟婆婆带她去寝房,说苏子博嘱咐和其他姑娘一样是单间,普通奴婢四人一间,府中守卫均三人一间,便于安防管理,粗使仆人则是多人通铺。
冰儿没有行囊,说是逃离时掉了,孟婆把换洗衣物打点好,颇为周到。冰儿心想,苏府对一位素不相识的逃难女子如此体贴,应是主人苏子博宅心仁厚,倒是一个好的开头。冰儿没什么困意,想去书房继续整理,一来尽快得到苏子博和孟婆婆的认可,二来也寻觅宝图线索。
冰儿来到书房,灯火闪烁,想不会苏子博还在夜读?她敲了门进去,苏子博果然还在,两人几乎同时问道:“你怎生还不休息?”“公子怎生还不休息?”冰儿道:“我还睡不着,便想着再来理下,这样公子明日用着方便。”苏子博点点头,继续低头看书。冰儿帮挑了灯芯,书房顿时明亮起来,照耀着两人的身影,默默无言,一静一动。
连续两日,冰儿都比苏子博早到书房,继续收拾、整理归类,苏子博到后默默看书,有时时间长些,有时读了半个时辰就会出门。冰儿手脚利索,越理越快,到第三日傍晚,书画纸卷基本已整理归位,却没有发现美人图,看来还得在其他地方找。
次日清早,苏子博来书房,问她要了本诗书,读了几页便出门去。至傍晚回来,他将两幅字卷摆在书案上琢磨了半个时辰,不声不响又出去了。冰儿整理书案,发现他留下的两幅字卷是尚未对完的诗句。其中一副字迹刚劲有力,文风硬朗,苏子博已对出下半句。另一幅字迹娟秀,情意绵绵,苏子博尚未对出,不知是没想出佳句,还是怕唐突了佳人。冰儿喜对诗句,顺手拿起琢磨了会儿。
冰儿把书卷整理好,又掸了房中灰尘,闲来无事,发现一本手抄本,都是历代的著名战役,排兵布阵叙述得很是详细。她正读得津津有味,没留意苏子博已进入书房,见她入神,便问道:“你在读什么书?”冰儿吓了一跳,忙行礼道:“公子来了?”
苏子博看到她手中的书,道:“这类书,倒少见女儿家读。”冰儿笑道:“商时有妇好,北魏有木兰,西汉有吕母,这些鼎鼎大名的女中豪杰,或带兵征战,或运筹帷幄,也都不输与男儿。冰儿倾慕她们,也钦佩那些胸怀济世的英雄将领,能让百姓们在危世中过上平安日子。”冰儿眨眨眼,补充道:“不过冰儿一介普通女子,只喜欢读而已。”
苏子博问道:“你习过武吗?”冰儿摇了摇头,道:“我家叔叔是教书先生,可没有时间教我,婶婶原是富贵人家的小姐,教我识书习字,算是读了些书。”苏子博又道:“你会研墨吗?读好后,过来帮我研墨吧。”
冰儿将书合起来放回架中,走到书案旁跪下,先将墨块用香薰罢,垂直墨身,重按轻转,先慢后快。研至均匀后,冰儿点了几滴水破开,去取了碟清水,供苏子博使用。苏子博没想她如此熟练,墨汁均匀饱满,书写顺畅,本想问她是否经常研磨,一抬头遇上她的眼睛,心有所动,又低头琢磨那副尚未对完的诗句。
冰儿起身整理文房墨宝,发现苏子博凝神皱眉,踌躇难书。她轻轻走过去,苏子博正在对那副七言诗句“倚窗皎月寄情思”。他已写下“拂岸清风去忧念”,却又重写了副“拂岸清风”,想来是对“去”字不满。冰儿不禁言道:“不知‘池面冰初解’的‘解’字如何?”苏子博点头,写下“拂岸清风解忧念”。他将两幅对好的诗句收起,对冰儿道:“今日早些休息吧,明日我有事与你商量。”
苏子博看了看手边的书,道:“你才到我府中,怎知这几本是我正看的?”冰儿回道:“最上面那本,公子翻开未曾合上,我在那页夹了落花瓣。其他几本有做过标记的,想来正在翻阅。如公子还想看些别的,我帮你取来。”
苏子博向书架看去,问道:“架上那些标记是你所添吗?是作何用处?”“公子的书卷数量丰富,找起来也需花些功夫。我稍做了分类,如圣人贤书在这里,历史传记在这里,诗词曲赋在这里……”冰儿走动着,一一介绍。
苏子博道:“这么多书,若没有看过,你怎知该放于哪里?”冰儿道:“公子藏书汗牛充栋,我所读过的不多。但有看过或知道些的,就放到合适地方,没看过的,翻下大概先按理解的放。如有放错的,还请公子指点。”
早上初遇,苏子博觉得冰儿平淡无奇,除了那双让他似曾相似的眼睛。但几句对话下来,倒让他觉得有些特别,便问道:“你都读过些什么书?”冰儿正要回答,肚子咕噜一声先替她叫了饿,她才想起几乎一日没吃东西。苏子博道:“你先去用膳吧,明日再说不迟。”
早已过了晚膳时间,孟婆婆特意嘱人帮她留了一份,菜肴虽不多,但搭配讲究,可见苏府对下人不薄。孟婆婆带她去寝房,说苏子博嘱咐和其他姑娘一样是单间,普通奴婢四人一间,府中守卫均三人一间,便于安防管理,粗使仆人则是多人通铺。
冰儿没有行囊,说是逃离时掉了,孟婆把换洗衣物打点好,颇为周到。冰儿心想,苏府对一位素不相识的逃难女子如此体贴,应是主人苏子博宅心仁厚,倒是一个好的开头。冰儿没什么困意,想去书房继续整理,一来尽快得到苏子博和孟婆婆的认可,二来也寻觅宝图线索。
冰儿来到书房,灯火闪烁,想不会苏子博还在夜读?她敲了门进去,苏子博果然还在,两人几乎同时问道:“你怎生还不休息?”“公子怎生还不休息?”冰儿道:“我还睡不着,便想着再来理下,这样公子明日用着方便。”苏子博点点头,继续低头看书。冰儿帮挑了灯芯,书房顿时明亮起来,照耀着两人的身影,默默无言,一静一动。
连续两日,冰儿都比苏子博早到书房,继续收拾、整理归类,苏子博到后默默看书,有时时间长些,有时读了半个时辰就会出门。冰儿手脚利索,越理越快,到第三日傍晚,书画纸卷基本已整理归位,却没有发现美人图,看来还得在其他地方找。
次日清早,苏子博来书房,问她要了本诗书,读了几页便出门去。至傍晚回来,他将两幅字卷摆在书案上琢磨了半个时辰,不声不响又出去了。冰儿整理书案,发现他留下的两幅字卷是尚未对完的诗句。其中一副字迹刚劲有力,文风硬朗,苏子博已对出下半句。另一幅字迹娟秀,情意绵绵,苏子博尚未对出,不知是没想出佳句,还是怕唐突了佳人。冰儿喜对诗句,顺手拿起琢磨了会儿。
冰儿把书卷整理好,又掸了房中灰尘,闲来无事,发现一本手抄本,都是历代的著名战役,排兵布阵叙述得很是详细。她正读得津津有味,没留意苏子博已进入书房,见她入神,便问道:“你在读什么书?”冰儿吓了一跳,忙行礼道:“公子来了?”
苏子博看到她手中的书,道:“这类书,倒少见女儿家读。”冰儿笑道:“商时有妇好,北魏有木兰,西汉有吕母,这些鼎鼎大名的女中豪杰,或带兵征战,或运筹帷幄,也都不输与男儿。冰儿倾慕她们,也钦佩那些胸怀济世的英雄将领,能让百姓们在危世中过上平安日子。”冰儿眨眨眼,补充道:“不过冰儿一介普通女子,只喜欢读而已。”
苏子博问道:“你习过武吗?”冰儿摇了摇头,道:“我家叔叔是教书先生,可没有时间教我,婶婶原是富贵人家的小姐,教我识书习字,算是读了些书。”苏子博又道:“你会研墨吗?读好后,过来帮我研墨吧。”
冰儿将书合起来放回架中,走到书案旁跪下,先将墨块用香薰罢,垂直墨身,重按轻转,先慢后快。研至均匀后,冰儿点了几滴水破开,去取了碟清水,供苏子博使用。苏子博没想她如此熟练,墨汁均匀饱满,书写顺畅,本想问她是否经常研磨,一抬头遇上她的眼睛,心有所动,又低头琢磨那副尚未对完的诗句。
冰儿起身整理文房墨宝,发现苏子博凝神皱眉,踌躇难书。她轻轻走过去,苏子博正在对那副七言诗句“倚窗皎月寄情思”。他已写下“拂岸清风去忧念”,却又重写了副“拂岸清风”,想来是对“去”字不满。冰儿不禁言道:“不知‘池面冰初解’的‘解’字如何?”苏子博点头,写下“拂岸清风解忧念”。他将两幅对好的诗句收起,对冰儿道:“今日早些休息吧,明日我有事与你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