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爷子皱眉抽完了半锅烟丝,铜烟袋杆儿在桌腿儿上重重敲了两记,吩咐道,“让林平套车,喊上里正,咱们去一趟大王村。”

    “是,爹。”

    林大山立刻出去喊人,很快林平就套好了马车,花开也跑去请了里正过来。

    一行人边走边把事情说个清楚,又拐去学堂拉了冒名顶替的小子,那小子方才吃喝的欢喜,还以为事情过去了。这会儿一听说要回家,立刻就蔫了。

    大王村的东边,有个半砖石的院子,住的是王石匠一家。

    王石匠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城里一家商铺做个小管事,带了妻儿一直住在城里。他们老两口身边只有二儿子一家伺候,二儿子和二儿媳生了两儿一女,长子就是王秋。

    这会儿,二儿媳郑氏正蹲在院子里的井边洗衣服,一边洗一边不停的掉眼泪,眼睛肿的同核桃一般。

    二儿子王斧头是个木讷寡言的,但到底心疼媳妇儿,小声劝道,“别哭了,大哥不是说以后给秋哥儿寻个好差事…”

    “你给我闭嘴!”

    哭了一晚上外加一早晨的郑氏听得这话,就像被引线点燃的炸药包,终于爆发了!

    “我儿子辛苦考上了京华堂,以后学了本事,什么好差事找不到,凭什么要他大伯再寻差事!有好差事,他为什么不给他儿子,反倒要替了我儿子去读书!”

    “你小声点儿,爹娘他们该听到了!”

    “听到就听到,我当牛做马这么多年,家里家外的干活儿,整整十年,居然都挡不过人家两句好话。这我也认了,但凭什么我儿子要受委屈,难道我儿子不姓王,不是王家的种儿!”

    郑氏想起屋子里不吃不喝的儿子,心里像刀割一样,怎么也不愿意再忍耐了。

    王斧头还要再劝的时候,一旁的厢房却是开了门,一个穿着锦缎衣裙的妇人,伸手扶了扶头上的银簪,皮笑肉不笑的问道,“呦,弟妹这话可是说的话里有话啊!我平日身子不好,不能多干活,城里又远,也不好常回来。你在爹娘身边是多辛苦了,但你心里有气可不能往孩子身上撒啊,我家聪哥儿,自小就比秋哥聪明伶俐,去京华堂学了本事,以后一定有大出息。可不像秋哥儿笨的像个木头一样,去学也没用,兴许一个月后又被撵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