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张如京凭借一己之力,将华夏的芯片生产线从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十一年,缩短到了五年。

    想到这,方辰再次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说真的,以总投入十亿美元,占据全球半导体总投资的三百多分之一。

    就使得华夏半导体产业只落后欧美十年左右,产能还能达到0.2%,他真觉得国内的半导体科研工作者们尽力了,甚至还超常发挥了。

    毕竟,看看那些所谓经济实力,科研水平跟华夏差不多,并且现在人均收入远高于华夏的那些国家,哪有什么所谓的半导体产业,就算是把全套的图纸和加工技术,设备给他们,他们都用不了。

    不过话说回来,华夏在半导体的投入,不如美国和东倭,南高丽,甚至不如湾湾一个地区也就算了,这连很多企业都不如,那就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说到芯片企业,自然不得不提到英特尔,英特尔在去年一年就投入了四十亿美元,是华夏三十年半导体投入的四倍。

    然而正是这样的大额投资,才使得英特尔持久占据芯片第一制造厂商的地位。

    并且也正是因为十年计划的673亿美元,使得湾湾超越南高丽,并且跟世界平均技术水平,从过去的相差一两年,变成了一两个季度。

    甚至在某些芯片大饥荒的年份,作为代工企业的台积电,其利润居然超过了英特尔,简直就是屌丝逆袭的典范。

    不过,通过这些事例,方辰领悟到了一点,想要在半导体超越那些先发国家,最重要的就是投资力度要大。

    如果连投资力度都无法超越这些企业,那想要在技术和规模上,超越这些企业,那简直就是在痴心妄想。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道理也谁都懂,但芯片企业这玩意实在是太费钱。

    就如之前所说的那样,建一条芯片生产线的投资就已经要高达十二亿美元,想要建设一个完整的芯片研发生产链,没个两三百亿美元,根本下不来,比建设个三峡大坝的费用都高。

    别说以华夏现在的国力而言,根本就烧不起,就是在欧美,东倭这样的发达国家,都是比较肉疼的,而像南高丽和湾湾这样的存在,更是可以称之为孤注一掷,赌上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