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他也不是非要指望着村村通计划。

    因为他很清楚,其实村村通计划,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策划,下文件开始实行,但几乎都没有成功。

    几乎可以说是每隔几年就会推动一次,然后完成一些小目标就作罢了,从未说真正彻底实现村村通。

    毕竟这牵扯实在是太大了,涵盖了公路、电力、生活和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等几乎所有的民生建设工程。

    而且该工程以国家和省出资为主,地方财政配套部分资金,决不允许向农民强制摊派。

    也就是最后一次,2000年的时候,上面下了决心,搞了一个五年千亿元投资计划,才算是在2005年完成了既定目标。

    在公路方面的目标,实现所有村庄通沥青路或水泥路,以打破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解决9亿农民的出行难题。

    而在电话方面,最低标准为每个行政村至少开通两部以上电话,其中原则上至少有一部电话作为有人值守公用电话,以提高电话利用率和设施安全性,并避免因交不起月租费而被停机。

    村通工程开通的电路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或移动的。

    听起来似乎有些可笑,一个村通两部电话,就算作完成目标,但要知道,在2005年这个最后日期的截止日的前一年,也就是2004年,国内才达到40的行政村通电话,剩下的60的村依旧不通电话。

    并且2005年这个目标,也只是95的行政村通电话,剩下那5,真是没法通,太偏僻了,村子距离县城数百公里,而且还要翻越不知道多少座大山,这个成本实在是太高太高。

    也就是后来科技发展了,交换机具有了无线通讯功能,具体的讲,就是在乡镇和村委会之间通过无线设备进行对接,而不是用线缆连接,然后再从村委拉电话线到各个农户家。

    这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华夏电话全覆盖的伟业。

    而他准备提前解决这件事情,让华夏提前实现电话全覆盖。

    这倒不是说他有多么的伟大,而他一直抱着一个信条,穷者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并且他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