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的奏疏中禀报,清军攻击虎牢,骑兵肆掠豫东平原。

    高欢的老巢再次,被清军劫掠。

    除此之外,李际遇发动兵变,控制顺国之后,扶立李自敬为帝。

    这两人都与高欢有仇,掌权后立刻便倒向了清军,并兵出潼关,与清军夹击洛阳。

    此前梁国与顺国结盟,梁军在顺军边界的防守比较薄弱。

    虽说高欢得知顺国政变后,立刻就通知高杰防备顺国,但彼时高欢大军在武昌,其余兵马要防备满清和伪明,以及郑芝龙,所以并没有给高杰调拨兵力。

    相反,此前梁军扩军,高欢还将高杰手下,李成栋、李元胤、李本深三将调入新军,担任营将,削弱了高杰的实力。

    现在李际遇是顺国唐王,借着李自敬李家宗室的身份,加上手握大军,还有清军的支持,获得了关中、甘肃、汉中等地承认。

    掌握大顺政权的李际遇,立刻兵分两路,一路出武关,攻击南阳,一路则出潼关,在陕州击败梁将高杰,与清军一起进攻洛阳。

    高欢刚击败张献忠,岳州和长沙还没拿下来,可从奏疏来看,河南的局面已经相当危机了。

    “大王!怎么回事?”宋献策问道。

    高欢呼出一口浊气,将奏疏递给了宋献策,然后走到地图前,内心纠结起来。

    宋献策等人看完奏疏,脸色也沉了下来。

    “眼下大王击败张献忠,若不占据岳州、长沙等地,大军一撤,张献忠肯定乘机夺回。届时大王只据有武昌,西军占据湖广大部,张献忠无须消耗四川的钱粮,光凭借湖广富足,天下粮仓,很快就能恢复实力!”宋献策也纠结道:“可是洛阳一地,守备空虚,若不发兵救援,恐怕落入清军和李际遇之手。”

    宋献策之言,正是高欢纠结之是,撤军的话,没有巩固武昌之战的成果,不撤的话,洛阳恐怕会被敌军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