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士兵们自我献祭制造出的血肉泥浆没有于外在环境中产生独特的现象,就如同泥石流一样沿着一个看不见的表面流淌。它流淌的方向到底是向上还是向下,向左还是向右,仿佛都是由这个看不见的表面的起伏所决定的,和蛛网或海面的变化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在高川的观测中,这些血肉泥浆甚至就如同虚幻之物,并没有对蛛网产生任何影响,反过来说,蛛网也没有对其造成任何影响。
短短的几秒内,无论是纳粹的尸体还是存活的纳粹,都被搅拌进了这片血肉泥浆中,再也不存在任何个体。高川观测着血肉泥浆的运动,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血肉泥浆中淤积了大量的意识,但这种意识状态并不是有序的,没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和核心,因此决定血肉泥浆行止和方向的,的确不是这些意识,而它依托以行动的看不见的平面,却可以通过观测血肉泥浆的运动,进而感受到有这么一种意识,决定了这个平面的起伏状态。
在这般观测中,这种意识似乎谈不上灵慧,但也绝非是机械的,它很简单,因为简单而显得纯粹,因为纯粹而变得十分暴力。就如同孩子一根筋地去伤害什么东西,而孩子自身对这个行为并不存在任何“善意”或“恶意”,而仅仅是“要去这么做”而已。
这个意识调整了看不见的平面,平面引导了血肉泥浆,蛛网无法干涉到这个运动链,虽然可以观测到,也从观测和接触上可以证明这些血肉泥浆并不真的只是一种幻象。但是,那看不见的平面无法直接观测,也暂时找不到间接干涉的方法,血肉泥浆可以触碰,其运动状态却不会因为接触而产生变化。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运动状态,它的前进仿佛和阻力无关,或许其实是可以通过外力去影响的,但高川在这一时刻却没有更多的办法,似乎自己唯一可以做的,不是阻止它,而是消灭它。
无法阻止血肉泥浆的运动,那么,就消除血肉泥浆本身吧。高川如此想,也如此行动起来。文蛛之前在纳粹士兵身上施展过的种种攻击手段,在他意识下达的刹那间,全都集中在这团一万名纳粹士兵血肉构成的泥浆上。蛛网如同网兜一样,尝试将它包裹,但泥浆很快就从网眼中溢出,而在纳粹士兵们还是人形个体的时候,这种情况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这种现象无关于“网眼多大”,因为,这些“网眼”并不是物质意义上的空隙,构成蛛网的丝线虽然体现为物质,但物质性只是其可观测形态的一个侧面而已,构成蛛丝的东西并不是常识意义上的物质。
血肉泥浆从网眼中溢出,这本就意味着血肉泥浆的神秘性,已经至少达到和蛛网相等乃至于其上的程度,如此一来,高川虽然进行了更多的攻击,但却对这些已经在纳粹士兵个体身上具备一定效果的攻击没有太高的要求了失败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而事实情况也和他所预料到的没有太大的差别。巨大的冲击让血肉泥浆炸出好几个口子,可是,这仅仅是让一大团的泥浆分解成了一大片必须用连锁判定才能观测到,而无法直接目视的微粒,却无法将微粒也一起抹消。这些微粒是不是血肉泥浆分解后的最小微粒?高川不清楚,但是,却对文蛛的常规攻击所能达到的极限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既然这些血肉泥浆并不是以“大块的整体”的方式存在的,那么,所有无法将之分解到“最小微粒”的攻击,都会宣告无效。因为血肉泥浆内蕴含的混乱意识并不主导它的流动,那么,这种程度的攻击哪怕可以造成其内部意识的伤害,也无法阻止它按照既定的方向流动下去它不是在惯性下流动的,而是有意识地向着冰山涌去。
要对付那个看不见的平面,最保守的情况下,也必须使用上文蛛内搭载的更神秘的攻击方式,然而,文蛛上到底装载了什么更强力更神秘的攻击,就连高川自己也不清楚。网络球将文蛛交托给高川的时候,并没有对其进行过详尽的介绍。如何控制文蛛,近江只提出了一个概念性的指导,而文蛛具体有怎样的功能,一部分是在连接文蛛后才获知的,而另一部分则是即便在眼下如此深入连接文蛛的情况下,也仍旧一头雾水高川只能通过一些模糊的资讯,知道那些超常规的神秘力量的确存在于文蛛之中,却无法去将其开发出来。
在高川的视网膜屏幕上,那些只提示其存在却又不具体描述其存在的数据,以乱码的方式流淌着。凡是可以被脑硬体解读出来的,全都可以算是“常规”的东西,而无法解读的,自然就是“超常规”的它们仿佛在被制造之初,就被刻意加上了一层层的锁,哪怕是脑硬体也无法强行破开这层密锁。
既然有锁,就一定有钥匙。可是,高川无法主观上,有意识地拿到这把钥匙。经历过去种种不可思议的体验,高川觉得,很可能会在满足某种特别的因素后,才会触发解锁。
也正是这些被封闭隔离的东西,让文蛛的神秘感和重要性愈发凸显。高川在一次试探性攻击后,决定暂时看看情况。文蛛在他的意识控制下静静呆在远离冰山一百米的一隅,解除蛛网后,趴在海面上进入静默状态。
血肉泥浆扑上冰山,以飞快的速度消融着冰层表面。这些看似正常结构的冰层,哪怕在文蛛的攻击下也仍旧可以安然无恙,却在血肉泥浆面前,就如同冰块放置在阳光直射下,毫无抵抗能力。冰山的表层很快就被融解得坑坑洼洼,血肉泥浆就在这些坑洞中翻滚着,它对冰山表面的消融速度也不是整一面都保持相同的速度,有些地方快些,有些地方慢些,慢的地方很快就被放弃了,负责那部分的血肉泥浆汇聚到消融得更快的地方。
曲曲折折,直通冰山内部的通道,就如同分段施工一样,段段连接起来,并产生了诸多死路状的岔道。它从最容易前进的地方多头并进,又在遇到不容易前进的地方时,向其他方向寻找更容易前进的位置,而倘若在这一段的尽头,全都是不容易前进的点,那么,就会在距离尽头最近的地方继续尝试,进而开凿出如同树根一样的通道,但总是至少会有一条,明显是在不断深入着。
短短的几秒内,无论是纳粹的尸体还是存活的纳粹,都被搅拌进了这片血肉泥浆中,再也不存在任何个体。高川观测着血肉泥浆的运动,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血肉泥浆中淤积了大量的意识,但这种意识状态并不是有序的,没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和核心,因此决定血肉泥浆行止和方向的,的确不是这些意识,而它依托以行动的看不见的平面,却可以通过观测血肉泥浆的运动,进而感受到有这么一种意识,决定了这个平面的起伏状态。
在这般观测中,这种意识似乎谈不上灵慧,但也绝非是机械的,它很简单,因为简单而显得纯粹,因为纯粹而变得十分暴力。就如同孩子一根筋地去伤害什么东西,而孩子自身对这个行为并不存在任何“善意”或“恶意”,而仅仅是“要去这么做”而已。
这个意识调整了看不见的平面,平面引导了血肉泥浆,蛛网无法干涉到这个运动链,虽然可以观测到,也从观测和接触上可以证明这些血肉泥浆并不真的只是一种幻象。但是,那看不见的平面无法直接观测,也暂时找不到间接干涉的方法,血肉泥浆可以触碰,其运动状态却不会因为接触而产生变化。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运动状态,它的前进仿佛和阻力无关,或许其实是可以通过外力去影响的,但高川在这一时刻却没有更多的办法,似乎自己唯一可以做的,不是阻止它,而是消灭它。
无法阻止血肉泥浆的运动,那么,就消除血肉泥浆本身吧。高川如此想,也如此行动起来。文蛛之前在纳粹士兵身上施展过的种种攻击手段,在他意识下达的刹那间,全都集中在这团一万名纳粹士兵血肉构成的泥浆上。蛛网如同网兜一样,尝试将它包裹,但泥浆很快就从网眼中溢出,而在纳粹士兵们还是人形个体的时候,这种情况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这种现象无关于“网眼多大”,因为,这些“网眼”并不是物质意义上的空隙,构成蛛网的丝线虽然体现为物质,但物质性只是其可观测形态的一个侧面而已,构成蛛丝的东西并不是常识意义上的物质。
血肉泥浆从网眼中溢出,这本就意味着血肉泥浆的神秘性,已经至少达到和蛛网相等乃至于其上的程度,如此一来,高川虽然进行了更多的攻击,但却对这些已经在纳粹士兵个体身上具备一定效果的攻击没有太高的要求了失败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而事实情况也和他所预料到的没有太大的差别。巨大的冲击让血肉泥浆炸出好几个口子,可是,这仅仅是让一大团的泥浆分解成了一大片必须用连锁判定才能观测到,而无法直接目视的微粒,却无法将微粒也一起抹消。这些微粒是不是血肉泥浆分解后的最小微粒?高川不清楚,但是,却对文蛛的常规攻击所能达到的极限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既然这些血肉泥浆并不是以“大块的整体”的方式存在的,那么,所有无法将之分解到“最小微粒”的攻击,都会宣告无效。因为血肉泥浆内蕴含的混乱意识并不主导它的流动,那么,这种程度的攻击哪怕可以造成其内部意识的伤害,也无法阻止它按照既定的方向流动下去它不是在惯性下流动的,而是有意识地向着冰山涌去。
要对付那个看不见的平面,最保守的情况下,也必须使用上文蛛内搭载的更神秘的攻击方式,然而,文蛛上到底装载了什么更强力更神秘的攻击,就连高川自己也不清楚。网络球将文蛛交托给高川的时候,并没有对其进行过详尽的介绍。如何控制文蛛,近江只提出了一个概念性的指导,而文蛛具体有怎样的功能,一部分是在连接文蛛后才获知的,而另一部分则是即便在眼下如此深入连接文蛛的情况下,也仍旧一头雾水高川只能通过一些模糊的资讯,知道那些超常规的神秘力量的确存在于文蛛之中,却无法去将其开发出来。
在高川的视网膜屏幕上,那些只提示其存在却又不具体描述其存在的数据,以乱码的方式流淌着。凡是可以被脑硬体解读出来的,全都可以算是“常规”的东西,而无法解读的,自然就是“超常规”的它们仿佛在被制造之初,就被刻意加上了一层层的锁,哪怕是脑硬体也无法强行破开这层密锁。
既然有锁,就一定有钥匙。可是,高川无法主观上,有意识地拿到这把钥匙。经历过去种种不可思议的体验,高川觉得,很可能会在满足某种特别的因素后,才会触发解锁。
也正是这些被封闭隔离的东西,让文蛛的神秘感和重要性愈发凸显。高川在一次试探性攻击后,决定暂时看看情况。文蛛在他的意识控制下静静呆在远离冰山一百米的一隅,解除蛛网后,趴在海面上进入静默状态。
血肉泥浆扑上冰山,以飞快的速度消融着冰层表面。这些看似正常结构的冰层,哪怕在文蛛的攻击下也仍旧可以安然无恙,却在血肉泥浆面前,就如同冰块放置在阳光直射下,毫无抵抗能力。冰山的表层很快就被融解得坑坑洼洼,血肉泥浆就在这些坑洞中翻滚着,它对冰山表面的消融速度也不是整一面都保持相同的速度,有些地方快些,有些地方慢些,慢的地方很快就被放弃了,负责那部分的血肉泥浆汇聚到消融得更快的地方。
曲曲折折,直通冰山内部的通道,就如同分段施工一样,段段连接起来,并产生了诸多死路状的岔道。它从最容易前进的地方多头并进,又在遇到不容易前进的地方时,向其他方向寻找更容易前进的位置,而倘若在这一段的尽头,全都是不容易前进的点,那么,就会在距离尽头最近的地方继续尝试,进而开凿出如同树根一样的通道,但总是至少会有一条,明显是在不断深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