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在后世,若是没有了通讯手段,人类依旧是在自然界内寸步难行,而汉代则更是如此。对于在这样一个通讯工具全靠人马来传递的年代,任何一点点的信息都是弥足珍贵的,一边竖着耳朵,小心的观察局势的发展,一边谨慎的将手上的兵力根据信息来调配,也就成为了汉代许多将领们的选择。

    甚至也是关中许多豪右和士族的唯一的选择。

    前些时日,粟邑之内原本属于征西将军的驻军,全数开拨出来,越过了左冯翊,往东而去,所过之处,自然引起了关中震动。依旧残存在关中的地方豪强和士族,耳朵里面对于像是彗星一样迅速崛起耀眼无比的征西将军的传闻,早就满满都是,尤其是其兵马强悍的消息,更是被吹嘘得神乎其神……

    对于风雨飘摇当中的大汉,这些关中士族豪右们,其实都有些兴趣缺缺,他们原本心中的一些民族大义什么的,也在近二十年的西羌叛乱战争当中被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对于这些关中士族豪右而言,残留在此,不过是因为舍不得放弃手中的那些土地而已,至于头上的统治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漠然,换来换去,还不是一群喜欢作威作福的人?如果能够保证这些关中士族豪右们的权力,换谁都一样。

    斐潜这个征西将军崛起的时候,也就仅仅是在并北,统治力也不可能可以到关中区域这里,但是并北平阳的变化,却在许多人的心中发了芽。一个苦寒之地,竟然能在几年之内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得不让人心生敬佩。

    同时,这些关中士族豪右绝大多数的人,也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学的概念,因此对于平阳一系列的吸引财富的措施都丝毫没有反制的能力,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许多的商贩从关中转移到了平阳……

    越是富裕,越是商贩多,便越吸引商贩,冒着庞大的竞争力也要扎堆在一起;而越是贫穷,越是没有购买力,便越没有商贩愿意去,这样的循环一旦被建立起来,普通人也难以打破。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关中实在是乱得太久了,已经不仅仅是伤筋动骨这样的程度了,甚至可以说是支离破碎,这些残存的关中士族豪右,渴望着一个强大的政治集团能够阵容煊赫,兵锋极锐的直接控制关中,哪怕是如同董卓一般残暴的,也就是活得艰难些而已,也比当下在多方纷乱相争当中不知道何日就变成了白骨好些。

    杨彪在关中的时候,为了拉拢这些关中士族豪右,也许下了若干的好处,但是转眼之间杨彪自己拍着屁股去了弘农,这些原本允诺的好处也就全数落在了空处,要不是因为杨彪多少影响力还是有些,这些被剥削了一层又一层的关中士族豪右恐怕早就跳着脚破口大骂了。

    当然,也仅仅是破口大骂而已,让这些习惯当一个富家翁的士族豪右悍然提兵做乱,他们大多数也没有这个胆量,都指望着别人领头,所以就没有任何人领头。

    既然如此,这些在左冯翊残存的士族豪右也就都做出了最现实的选择,一方面尽可能的和关中新贵京兆尹赵温保持关系,一方面又偷偷的找些精细挑选的礼物牲口什么的,送往粟邑……

    因此当赵温带着一部分兵马扑向粟邑的时候,这些得到了消息的关中士族豪右们也不由得隐隐有一种终于最后要得出结果的期待感。

    越是到这个时刻,便越是加倍的派出各种人员进行哨探,同时也加强坞堡相互之间的联系,小心翼翼的观望者风向,究竟到底会吹向哪一边。

    粟邑留下守城的,也是原本粟邑的官吏,在徐庶带着人马走了以后,便整日的提心吊胆,听闻赵温带着大队人马将至,便领着一帮残留的小吏,捧着图册到了城外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