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皇宫基本就是个微缩+八旗特色版小故宫。

    比如有代表八旗旗主的十王亭,就在大政殿的东西两侧,在太宗时期,曾经是八旗旗主和左右翼王辅佐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

    勉强算是初级版本的部落贵族共/和制,幸亏没延续几年,否则别说入关了,怕是又一个西魏。胤禔看着大政殿心道,谁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有另一个所谓辽东武人集团跳出来呢。

    大阿哥陷入了无限遐思之中。

    “胤礽,要记得祖先创业艰难,要明白简朴方是美德,过分奢靡会让人陷入享受之中,于国家无益。”康熙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太子身上,胤禔自由自在的走神而没人打扰。

    可康熙说着说着,突然觉得也不好太简陋,比如胤礽,这是皇太子,若是太简陋了,等到他出阁读书或者将来长大出席典礼,中外使臣见到他,会不会认为大清国皇储过于简薄呢?

    等到回京,还是要把太子的各项份例更提高一下才行啊,至于索额图……康熙一心二用的想到,敲打他两句也就是了。胤礽毕竟还小,不能直接参与政务,便让索额图戳在那给他助威也是好的。

    康熙心里有数,前两代的嗣子们结局都不太好,而如今的亲贵们,别说对太子,就是对自己这个皇帝……康熙眉头皱的更紧了,安王还在管着宗人府,德高望重,安王。

    而康王杰书虽然被自己削了军功,但依然是大旗主,旗下人肯定更容易倾向旗主。因为他们也够不着皇帝,前程要是有旗主提携,那自然很好。

    不行,还是要加重太子的地位,让所有人都知道,东宫太子是朝廷根本,这是制度,更是皇帝的决定和安排!

    皇帝的权威不容置疑,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定,绝不能凌驾于皇帝的决定之上。皇帝亲领上三旗的意义就在于此,他要不断的削弱旗主权力。

    而等到诸皇子陆续长大,就可以让他们分入下五旗,去抢夺那些大旗主的旗份佐领,直到旗权渐渐消散。旗人只知道皇帝,而不再跟随旗主。

    康熙看着身后两个半大小子,苦笑了一下,虽然时间会很漫长,可自己的局面可比先帝那会好多了。

    顺治皇帝在位时,可不止有一个安王。彼时铁帽子王老一辈尚在世,各个都有军功、各个都不是善茬,哪怕性格没那么强势,却也不是好摆弄的。

    加上后宫中当时还热衷于满蒙联姻、动辄回关内的太皇太后,康熙回忆起他刚刚登基的时候,太皇太后连四书五经都不让他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