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遗迹

    纵观人类历史,在经济利益推动下进行的科学探索,绝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第一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在每一次大规模战争期间的科技飞跃,实际上也是经济利益推动下进行的科学探索取得的成果。原因很简单,人类内部战争的根源,实际上就是交战双方的经济矛盾。

    在量子理论领域的科研工作,把经济推动模式发挥到了极限。

    在环日加速器制造出同相同位量子之后,参与投资的企业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决定继续资助科学家,让科学家继续深入探索。虽然做出这一决定的企业家不见得有科学常识,更不可能了解量子理论,但是他们的经济直觉,让他们知道,资助科学家在量子理论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绝对是一项极为划算的买卖。也就是说,科学家在量子理论领域所取得的成果都能转化为经济利益。

    仅仅五十年之后,第二座环日加速器就建成了。

    只是,这座加速器比科学家需要的稍微小一点,在天王星与海王星的轨道之间。只是在设计的时候,每一个加速结点都有**的轨道部署能力。也就是说,今后如果有必要建造更大的环日加速器,这些加速结点都可以利用上,即直接部署到更远的轨道上,而不是重新制造。只是,轨道半径更大,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加速结点,因此得在建造的时候,补充一些加速结点。

    当时,为了方便科学家进行研究,还在一颗天王星的卫星上建立了科研基地。

    这也是在二十二世纪末,离地球最远的一座有常驻人员的宇宙基地。

    问题是,如此巨大的投入,并没有收到预料中的结果。事实上,后来的宇宙人类还建造过更大的环日加速器,最大的一套甚至到达了奥尔特云之外,其轨道长度是第一座环日加速器的上亿倍。可是即便如此,人类的科学家依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基本粒子,也就没有完全揭开量子理论的神秘面纱。

    当然,这些投入也不是没有回报,而是产生了很大的回报。

    比如,后来被宇宙人类用来探索周围星系的“智能粒子”,就是通过在量子理论上的深入研究产生的结果。

    在二十二世纪末,已经有理论物理学家提出,量子理论没有尽头。

    说得直接一些,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基本粒子存在。

    只是,当时没有任何人能够证明,或者说反证。原因很简单,如果没有基本粒子,那么宇宙中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