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周正与建虏勾结,图谋不轨,崇祯自己都不信。
周延儒说的第二条,其实是给第三条做铺垫,那就是,崇祯以及朝廷希望的分化辽东,加强控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有周正这个朝廷派去的天津兵备道,辽东那些将帅行事总要顾忌几分,不能将崇祯,朝廷的命令阴奉阳违,当做耳旁风。
如果用现代话来说,周正是崇祯,大明朝廷放到辽东的一条鲶鱼。
崇祯之前心里的不满顿时消散一空,低头看着邱禾嘉的奏本,道“那你说,怎么处置他们的奏本?”
周延儒十分果断的道“下旨斥责邱禾嘉。”
崇祯一怔,道“斥责邱禾嘉?”
周延儒道“还不够,还得给周正挂上佥都御史的衔,重申他只听蓟辽督师以及兵部的指派。”
崇祯明白过来,笑着轻轻点头,道“周爱卿果然老成谋国,就这么办吧。”
周延儒神色如常的抬起手,道“遵旨,臣告退。”
从头到尾只说了一句话的兵部尚书张凤翼瞥向周延儒,心里暗自佩服。难怪这位成了崇祯朝在位最久的首辅,这份说话,办事,尤其揣摩、左右皇帝心意的本事,常人难及!
等两人走了,崇祯面上笑容渐失,看向不远处的李忠,道“你刚才说,张华在辽东大肆敛财,还给你和王承恩送了银子?”
李忠连忙转过身,道“是的万岁爷,给王总管的多少奴婢不知道,但王总管没有收。给奴婢的三千两,奴婢都放在内库里了。”
崇祯面罩寒霜,冷声道“不知死活的东西,尽给朕丢脸,找个理由将他叫回来!”
内监往往行事不端,让宫里难看。崇祯是一个十分重视颜面的人,哪里能忍。
周延儒说的第二条,其实是给第三条做铺垫,那就是,崇祯以及朝廷希望的分化辽东,加强控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有周正这个朝廷派去的天津兵备道,辽东那些将帅行事总要顾忌几分,不能将崇祯,朝廷的命令阴奉阳违,当做耳旁风。
如果用现代话来说,周正是崇祯,大明朝廷放到辽东的一条鲶鱼。
崇祯之前心里的不满顿时消散一空,低头看着邱禾嘉的奏本,道“那你说,怎么处置他们的奏本?”
周延儒十分果断的道“下旨斥责邱禾嘉。”
崇祯一怔,道“斥责邱禾嘉?”
周延儒道“还不够,还得给周正挂上佥都御史的衔,重申他只听蓟辽督师以及兵部的指派。”
崇祯明白过来,笑着轻轻点头,道“周爱卿果然老成谋国,就这么办吧。”
周延儒神色如常的抬起手,道“遵旨,臣告退。”
从头到尾只说了一句话的兵部尚书张凤翼瞥向周延儒,心里暗自佩服。难怪这位成了崇祯朝在位最久的首辅,这份说话,办事,尤其揣摩、左右皇帝心意的本事,常人难及!
等两人走了,崇祯面上笑容渐失,看向不远处的李忠,道“你刚才说,张华在辽东大肆敛财,还给你和王承恩送了银子?”
李忠连忙转过身,道“是的万岁爷,给王总管的多少奴婢不知道,但王总管没有收。给奴婢的三千两,奴婢都放在内库里了。”
崇祯面罩寒霜,冷声道“不知死活的东西,尽给朕丢脸,找个理由将他叫回来!”
内监往往行事不端,让宫里难看。崇祯是一个十分重视颜面的人,哪里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