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炯明的母亲杨太夫人始终保持中国妇女的传统德行,在她的儿子贵为将军之后,仍是“躬操井田,炙日之下,亲自晒谷”。陈炯明事母至孝,平日常侍左右。而陈炯明的夫人黄氏,也不过是乡间妇女,终日勤俭持家,伴随丈夫以淡泊过一生。

    大女宝瑶,二女璧瑶,三女瑞瑶,四女淑瑶,五女美瑶。五女之后,才生三子:长子定夏,次子定炎,三子定炳。都是普通人,没有因为父亲的权势而享受到了一丝一毫的特权。生活虽然说不上落魄,但是绝对算得上清苦。

    和孙大炮的华服豪宅以及复杂的婚恋史,陈炯明无疑更像是一个正派人物。而且即使说到处理实务方面,光喊口号的孙大炮也没真正脚踏实地地干出过多少意义深远的大事。牺牲的烈士虽然有很多,但是功劳却都归在了孙大炮的头上。这就是历史的逻辑啊,胜利者的正义。至于百姓?真正能看清楚世事棋局的又有几人。

    看着眼前这位面貌清奇,目含刚毅的中年男子,钟泱就是一阵感慨。这样有骨气和守原则的人,实在不适合在这个时代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但是钟泱却欣赏这样的人,中国不缺喊口号的“国父”,却缺少脚踏实地认真经营地方内政和经济的好官员。

    花了30万银元,钟泱这才有资格和陈炯明见了个面。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方毕竟是统治一个地方的实权政治人物,不是谁相见就可以见的。

    而在陈炯明眼里,也惊讶于刘进洋和钟泱的年轻。不是什么人,都有魄力拿出30万银元只为见某个人一面的。原本陈炯明还以为他们是来自江浙财阀的公子哥,到漳州想要搞些经济投资,对于这种事情,陈炯明也不是没遇到过。不过对于有人想要来投资,他自然是很高兴的。

    毕竟漳州的发展不是光靠他自己一个人就能够撑起来的,外来资金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但是当陈炯明从刘进洋手里接到一份关于军火的数目清单的时候,他就再也坐不住了。

    作为出身于广东的陈炯明来说,客居漳州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打回广东,驱逐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军阀。但是军火的准备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虽然最近为了军火的事情他也和苏俄联系上了,但是毕竟山长水远,要送过来那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即使是平安送到,想来数量和质量也不会太让人满意。

    列强的嘴脸陈炯明也不是没见过,说一套做一套的事情他碰得多了。哪里像面前的这一位叫做刘进洋的青年,出手就是八千支新式步枪和200万发优质子弹。同时也深感刘进洋的能耐和手腕,能不声不响的运来这么多军火,绝对不是易与之辈。

    急不可耐的陈炯明,赶忙吩咐亲信属下许崇清带领一个营的士兵去护送这批军火。直到傍晚,终于把这些步枪和子弹都落实到军械库里之后,陈炯明才放下了心头的大石,再次接见了刘进洋和钟泱二人。不过这一次的态度又大有不同了,之前虽然热情,但是到底也不过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但是现在,陈炯明却恨不得把刘进洋当成亲生儿子来看待。

    这么大一批性能优良的军火,可不是有钱就能搞到的。对于对方的来意和背景,陈炯明已经让底下的人着手展开调查。而现在,他却是想要从刘进洋和钟泱的嘴里问出些什么。毕竟在中国能拿出这么一批军火送人的组织,实在是不多。陈炯明不是傻子,当然要问清楚来意。

    而正为此事而来的钟泱和刘进洋,也没有隐瞒太多,而是说出了他们在广州办厂开公司的那些事情。广州城里的事情,陈炯明多少也知道一些,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在那里还是有着许多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对于钟泱和刘进洋的来意,他也不是不清楚。

    不外乎是想支持自己打回广东然后捞取好处罢了,这种暗通款曲的事情广州城内一半以上的势力都在做,只不过没有哪个势力有这次这么大的手笔。这种数量和质量的军火,说送就送了,连条件也不提,刘进洋自然是获得了陈炯明的好感。

    握着刘进洋的手,陈炯明面带饱含激动的神情说道:“两位都是爱国的志士!我在此不胜感激!”他还以为刘进洋是此行的核心人物。

    不过这也是钟泱想要的效果,所以他依旧是一脸淡然的和两个身着西装头戴墨镜的陆战士兵站在了一起,一副下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