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里萨邦是位于印度东部的一个邦,首府为布巴内斯瓦尔,面积约15.5万平方公里,按面积计是印度第九大邦。

    在这个邦域之内,人口总数约为3670万,按人口计是印度第十一大邦。奥里萨邦大约有87%的人口居住在乡村,并且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土地,25%的人口为部落人口。

    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来,这里是一个到处都渗透着贫穷和落后气息的地区,可正因为这样,这里消息闭塞,人员流通少,是一些战略国防工业生产线的首选之地。

    印度的导弹研发与生产基地,就建立在这里。

    在本时空中,印度先是投靠了苏联,然后当苏联倒台便转为向美国靠拢,是一个十足的两面派。或许从外交上来讲,这样的左右逢源让印度显示出了一种利益交换上的“迎刃有余”。

    可看看历史就知道,没有立场的国家,通常都被人所不齿,并且下场也基本都是凄惨。

    伊拉克和阿富汗就是最好的例子,先投靠美国,后来又想打自己的小算盘,为了一点点利益,就不顾政治和宗教立场。

    所谓的左右逢源,就等于是没有真正的靠山,一旦出事,就无人施以援手。

    不过在这片时空里,因为世界格局的变动,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被中德两国联手绞杀。分裂成了数十个中小型联邦。

    就算是新建立的俄罗斯帝国。也恢复了沙皇时期的封建统治,不过疆域就缩小到了不知多少倍,仅仅保留了以莫斯科为首的中央联邦管区,以及以圣彼得堡为首的西北联邦区,缩小到仅有全盛时期的五分之一。

    几乎是一战,就让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回到了十七世纪的二流国家状态。

    所以,在这片时空之中,印度并没有两面三刀的政治前科。虽然还是表示出了那种墙头草的做派,可至少在立场上。选择了依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这样的选择,其实也是必然。投靠苏联很正常,两国并无领土接壤,利益冲突也不明显。可面对强大的华夏联邦。印度最害怕的就是被东方霸主渗透和提出领土要求,边境被逐步蚕食。

    所以无论是那一届印度领导集体上台,都坚决反对倒向华夏联邦,而对中国采取强硬的敌视姿态。这不是愚蠢,而是真正的深谋远虑。

    而由于英美国家的一力支持,华夏联邦也无法直接对印度采取强硬的军事手段,因为印度是北约的会员国,中国出兵无疑是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