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的光阴,在历史长河中非常短暂。但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却又显得如此漫长。

    余丹,这位草原上的王者,这些年来不管经历过怎样的刀剑风霜,也不管经受了多少荣辱,却仍旧对当年第一次见到元召的情景记得清清楚楚。每一个细节他都不会忘记。

    那一年秋风又起的时候,身为小王子的他跟随着庞大的匈奴使团来到长安。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遇到了那个还只是普通身份的少年。对方送给他了一包珍贵的细盐,而他回赠的,是一把金刀。

    那年秋天的许多时光,对于余丹来说,是极其珍贵的。他在长安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和了解了汉朝的文化。身上流着一半华夏族人血统的匈奴王子,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已经无比渴慕中原的繁华。

    而在那段短暂的时间里,他结识的这几个朋友,会对将来的草原和所有匈奴人产生怎样的重大影响,那时候自然无从得知。但随着时光的推移,他才越来越感觉到,也许这都是冥冥中的天意!

    当他二十多年后以另一个身份再次来到长安的时候,城还是那座城,人还是那个人,但一切都早已经变得不再相同。

    当年的小琚儿,已经是这个当世最伟大帝国的皇帝。他称呼为元哥儿的那个人,则是这个王朝最有权力的人。而他自己,虽然也成为了草原上的王者,但余丹却深深的明白,这样的草原之王,早已经远远不是曾经拥有数十万铁骑的匈奴王了。

    草原还是原先的草原,草原却已经不再是原先的草原。汉匈之间十年前的最后一次决战,也就是漠北战役结束之后,匈奴王廷的上层贵族势力几乎全部覆灭。而越过天山逃窜到沙漠深处的一小部分残余者,虽然又坚持了几年,但最后却终究没有逃脱失败者的命运。汉朝骑兵对待顽抗到底者的手段异常残酷,那些匈奴人的尸骨大多都被深深地埋在了黄沙之下,魂魄再也回不到草原。

    留在草原上接受汉朝皇帝所封赐大单于称号的余丹,其实内心深处有时候会感到很无奈。无论怎么说,辽阔的草原都是这些桀骜不驯的匈奴人的故乡。他们战败之后,宁愿远遁沙漠伺机重来,也绝不投降接受汉人的恩赐,对于气节方面来说,这无可厚非。但也由此给草原的长久安宁带来了深深的隐患。

    生活在苍穹之下四海八荒的万千不同种族,大约没有任何一个族群心甘情愿去做他人的附庸。历史的传承和民族的特性,决定了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只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这无关乎文明程度的高低,有时候往往只是一种历史惯性。但这一点儿却不容忽视。许许多多活生生的例子已经证明过,只依靠强力手段的征服,并不成功。

    仇视与对抗,阴奉阳违与杀机密布。被征服者的心中密密麻麻种下了仇恨的

    种子……它们可以潜藏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直到条件成熟,再次爆发。

    人心如同草原上的长草,随风起伏,动荡难平。已经回到草原十多年的余丹,非常清楚这些埋藏在长草深处的秘密。而他了解的越深刻,心中就更忐忑难安。

    “草原连续三年大旱,几乎颗粒无收。那些费尽心力开垦出来的良田,也大多都荒芜了……至于其他的牧、渔产业,对草原民众生活的改善好像作用也并不大,收效甚微。唉!今年入冬之前,如果长安不加大支援力度的话,我怕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动荡……。”

    盘膝而坐的余丹,大口喝下烈酒,感觉喉咙里有些苦涩。看着脚下的长安夜景繁华,他很想放弃草原上的王位,就做一个长安的普通民众,不用再去殚精竭虑维护一方安定。